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持续多发高发,不法分子不断翻新作案手法,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电信领域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工信部组织建设了全国诈骗电话防范系统,初步具备了诈骗电话大数据分析、监测预警、核查处置等技术能力。同时,指导基础电信企业在业务平台、网络侧、用户端进一步加强了防范手段建设。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社会诚信遭到了严重威胁。对此,工信部高度重视,大力开展电信诈骗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
早在2013年,工信部就制定出台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和《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要求无论是固定电话,还是移动电话,都必须进行实名登记。这个规定在今天,已经是中国社会里的一个基本常识了。但《天天315》节目也曾经接到过部分消费者举报,发现有人兜售未经实名认证的电话卡。这种不用实名登记就能使用的手机电话卡,俗称“黑卡”。这种“黑卡”落入犯罪分子手中,很可能就成了他们实施电信诈骗的工具。
针对不法分子利用手机“黑卡”进行违法犯罪的情况,工信部在调查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处理解决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处长尚铁力接受经济之声记者的专访。他表示,对于手机“黑卡”将严厉打击,加强监督管理,并加大对电商平台的治理清理。
此外,工信部还曾要求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加强技术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对异地批量开卡销售、诈骗高发区域异常售卖等行为加大监测预警和态势分析,对疑似诈骗号码及时通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那么目前,工信部与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加强技术监测和大数据分析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对于诈骗高发区域是否有针对性的举措呢?
尚铁力表示,全国诈骗电话防范系统已经初步具备了诈骗电话大数据分析、监测预警、核查处置等技术能力,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损失或不损失。
近年来,信息通信业与公安部门联动配合,形成更加紧密的打击治理电信诈骗新格局。
事实上,监管部门对于电信领域不诚信行为的打击一直都没有放松,相关工作也在向纵深领域推进。今年五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纵深推进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强实人认证等9项工作重点。根据工信部《通知》要求,要严格落实实体渠道和网络渠道电话用户实名登记要求;组织开展用户实名登记人像比对试点工作,提升电话入网环节一致率,强化电话用户信息动态复查,对要求落实不到位的加大责任倒查力度,同时要加强对于境外来源诈骗电话、钓鱼网站和恶意程序、网上诈骗信息的治理,强化数据共享和协同联动,完善举报机制,从严监督执法,提高用户防范意识。
那么,相关工作落实进展情况怎么样呢?尚铁力表示,目前已经通报约谈了相关企业40多家,移转公安机关封停诈骗号码9000多个。
针对新经济领域,尤其是电信领域的诚信问题,中国青年报经济部主任潘圆认为,所有人都是诚信建设中的一份子,整个社会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形成合力。在这个基础上,监管部门以及相关的平台应该负起更主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