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机制新闻发布会。从“一件事”改革实现申报材料、环节、时限分别压减37%、53%、73%;到金融机构为项目提供超400亿元资金支持;再到涉企执法联合检查月均数下降35%……会上亮出了临沂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硬核”举措与亮眼成果。
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上,临沂市把“用户思维”融入改革全链条,从群众和企业视角去想问题、办事情。扎实推进国家部署的21个、省市推出的100个“一件事”任务,实行一表申请、推行一窗受理、强化数据赋能,申报材料、办事环节、服务时限分别压减37%、53%、73%。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一件事”、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被相关部门推广。创新做精自选动作。围绕商城国际化、园区服务、新领域新业态等方面,推出18个定制化“一件事”服务场景。如直播电商“一件事”,将7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申报材料由19份精简至4份,在直播电商园区设置政务服务站点,申请人“跑一次、进一门、提交一套材料”就能“一次办好”,办理时间由5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
为做优重点项目服务保障,临沂市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资源围着项目转。在金融支持方面,组织金融机构提前介入重大项目,做好融资服务保障,实行“一项目一主办行”,全过程动态跟踪服务。构建“信贷+”服务模式,组织“市行行长县区行”活动,开展行业银企对接活动,精准滴灌项目。2024年银行机构支持项目金额超400亿。高效集约保障供地。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全市共出让“标准地”307宗、1.7万亩,居全省第一位。在全省率先阶梯式下调年期修正系数,降低企业拿地成本。2024年,全市弹性供应土地46宗、面积1689亩,为企业节省成本1700余万元。引育并重汇聚人才。出台“人才十条”,新建“人才飞地”9个、累计达到58个,招引高端人才团队45个、各类亟需人才400余人。推广职业教育“企业+专业”培养模式,实施技能人才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和联合培养,每年培训1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缓解企业用工难等问题。
在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上,临沂市在山东省率先搭建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将35个部门、222个监管事项纳入部门联合抽查范围,实行扫码入企,做到“事前报备、事中联合、事后监督”,2024年开展联合检查1.2万次、月均检查数下降35%,初步解决多头执法等企业痛点。推行“有温度的执法”。推行涉企合规指导,编制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指导清单252项,帮助事前防范违法风险。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扩大“轻微违法不罚”“首次违法不罚”清单范围,由市场监管、交通等4个领域扩展到28个领域,事项由552项增加到1097项。推动分级分类监管。强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融合应用,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劳动保障、建筑市场等30余个行业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开展差异化监管,企业监管更加精准高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直播带货信用监管”被评“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案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