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营商环境宛如肥沃土壤,滋养着万千企业蓬勃生长。而金融,无疑是活跃在这土壤中的“养分”,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近年来,河北积极探索金融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创新之路,一系列政策举措如繁花绽放,从细微之处着手,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机遇。
金融政策的有力支撑,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2月28日,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金融部门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健全政策框架,强化督导落实,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2024年10月24日,在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系统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河北金融监管局提出,推动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无还本续贷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推动尽职免责制度发挥更大作用。
河北金融监管局与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省委金融办、省数政局等部门密切协同、高效联动,组建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商业银行“三横三纵”矩阵式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和专班,开启“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成立走访小组和“一对一”金融服务团队,深入园区、社区、乡村摸排需求,宣讲惠企助企产品及政策红利,实现广范围覆盖、深需求摸排。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我省金融机构以创新产品、服务升级、流程再造等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针对科技型企业“核心技术难估值、轻资产缺抵押”的痛点,创新推出“技术流”专属授信模型。河北某智能系统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致力于智慧政务等领域的技术服务。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通过“技术流”贷款,向其发放300万元低息普惠流动资金贷款。这笔贷款如同“及时雨”,让企业能够加速布局政务服务智能终端在全省更多政务服务中心的铺设。
邮储银行廊坊市分行则通过无还本续贷业务,为廊坊中德汽车座椅制造有限公司解决了倒贷难题。该企业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压力。邮储银行了解情况后,为其提供无还本续贷产品,帮助企业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财务成本压力。通过一系列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题,助力企业蓬勃发展。
在保定顺平县,汇雨肠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雨谈及首贷续贷服务中心,满是感激。过去,像许多中小微企业一样,汇雨肠衣面临着“首贷难”和“续贷慢”的困境,资金周转常常捉襟见肘。“以前贷款,手续繁琐不说,还担心到期续贷不下来,影响企业运营。”王雨回忆道。
2023年3月,河北开始创建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这一举措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众多像汇雨肠衣这样的企业。试点主要依托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服务窗口,构建起一站式金融服务场景。在这里,企业可以直观地了解各种金融服务和产品,实现“可视可比可选”,大大提高了融资对接效率,简化了融资流程,降低了融资成本。
截至目前,河北省共设立93家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覆盖11个设区市和辛集市、定州市。这些中心累计接受14.24万家企业咨询首贷续贷业务,办理信贷业务4.75万余笔,融资余额达1237.7亿元。沧州、廊坊、石家庄等地的试点更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出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一系列创新业务,累计服务企业5759家,业务金额约60.58亿元。金融“活水”正通过这些服务中心,精准地灌溉到实体经济的每一个角落。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平台成为金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武器。河北数字工商联平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邯郸市肥乡区的一家化肥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时遇到了资金难题,周转资金紧张,急需信贷支持,可传统融资渠道的繁琐流程让企业负责人焦头烂额。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司负责人参加了河北数字工商联平台的推广活动。在活动现场,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平台上注册、测额。没想到,很快就获得了贷款,而且还享受了专精特新企业优惠利率。“真的太方便了,就像在手机上点几下,钱就有着落了。”公司负责人兴奋地说。
这一平台由河北省工商联会同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打造,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工商联协调联动的数字化组织体系和民企服务体系。平台联合建行推出“工商联数据贷”产品,依托金融机构数据,结合企业工商、纳税、社保、电力等经营数据,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开发测额模型,实现对申请贷款企业的“一键测额”。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0多万家企业获得授信额度。
不仅如此,河北数字工商联平台还提供信用修复提醒功能,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自2023年8月中旬上线试运行以来,该平台累计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授信额度1710.6亿元,贷款支持5.8万户,累计投放787.3亿元,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返乡创业者杨树宏深刻体会到了信用的价值。去年,杨树宏计划建立中华鲟养殖基地,却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村委会得知后,第一时间帮助他联系到中国建设银行阜平支行。银行在核实杨树宏创业情况和信用良好后,不到一周,就将10万元无抵押信用贷款打到了他的银行卡上。“没想到信用这么管用,有了这笔钱,我的养殖基地才能顺利建起来。”杨树宏感慨地说。
这得益于河北在信用信息应用方面的积极探索。近年来,河北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在服务企业融资方面的应用,梳理形成两批信用信息共享清单,将中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所需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水电气费等缴纳情况,以及不动产、科技研发等信息纳入共享范围。截至目前,省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可共享约130亿条信用信息。
围绕平台建设,河北新建河北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上线融资信用服务省级节点,形成全省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体系。2022年至2024年,全省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入驻金融机构227家,累计发放信用贷款6081亿元,让企业的信用真正“变现”为真金白银,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开发区是经济发展主战场、招商引资主力军、项目建设主阵地。2023年,河北省开展金融顾问走进开发区试点工作,省商务厅联合10多家大型银行以及证券、保险、基金等20多家金融机构,组建了10个金融顾问团,为60多家开发区提供了组团式服务。
针对开发区企业特点,多家金融机构推出无抵押贷款“善新贷”、定制化的“机器人AI贷”、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专利权知惠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为区内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河北省金融顾问二团成员单位交通银行衡水分行协同河北省丝网产业协会,走访40余户丝网生产企业,累计为22家企业批复授信5558万元,支持产业集群发展。
河北省金融顾问三团成员单位工商银行张家口分行推出“金融+文旅”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冰雪运动装备、滑雪场、民宿、特色餐饮等冰雪旅游相关小微客户,为其提供融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已累计走访相关小微客户200余户,提供资金支持5000余万元。
河北省金融顾问十团成员单位邯郸银行推出“专精特新贷”产品,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科技创新能力、行业发展潜力等情况优先进行授信准入、审批及贷款发放,去年新增专精特新贷款15.8亿元。
河北省商务厅开发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他们将持续深化金融顾问走进开发区试点工作,重点围绕全省八大重点产业开展金融服务,定制特色金融产品,全面助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在河北,金融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故事仍在不断书写,书写着厚培“近悦远来”营商沃土的佳话。从首贷续贷服务中心的贴心服务,到数字平台的便捷融资;从信用服务平台的信用“变现”,到金融顾问的精准滴灌;从创新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到政策引领的保驾护航,都凝聚着金融力量的深度参与和强力支撑。这些举措不仅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更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为河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